債券逆回購是什么意思?債券逆回購的風險和缺點
2022-02-14 10:11 南方財富網(wǎng)
債券回購是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,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(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),由債券的“賣方”(正回購方)向“買方”(逆回購方)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債券逆回購是什么意思吧!
債券逆回購是什么意思?
債券逆回購是向一級交易商購買國債、企業(yè)債券并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。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,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。簡單說就是主動借出資金,獲取債券質(zhì)押的交易就稱為逆回購交易,此時投資者就是接受債券質(zhì)押、借出資金的融出方。與債券逆回購相對應的是債券正回購,指的是被動借出資金。
債券逆回購有什么風險?
1、機會成本風險:如果其他投資收益率更高,則債券逆回購存在機會成本損失。
2、系統(tǒng)性風險:經(jīng)濟蕭條時所有投資產(chǎn)品收益下降,債券逆回購也不例外。
3、銀行系統(tǒng)風險:當擔保的券商倒閉時債券逆回購可能無法收回本金,但這種情況在中國幾乎不可能發(fā)生。